烏魯木齊:“免費早餐”暖心更要堅持
編輯日期:( 2013-03-11 17:51:07 ) 點擊:44222次 來源:admin
來源:新華網 作者:潘瑩
新華網烏魯木齊12月3日電(記者潘瑩)
12月1日起,烏魯木齊向全市1萬多名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
饅頭、稀飯、小菜……再尋常不過的簡單早餐,卻讓很多環衛工人深受感動,體現了政府對普通一線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烏魯木齊向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在當地引發了怎樣的社會反響,記者進行了采訪。
早8時30分,由于和北京有2小時時差,烏魯木齊這里天才蒙蒙亮,記者在位于沙依巴克區南昌路的新疆煤礦醫院食堂看到,許多環衛工人從各自崗位上陸續趕來,自覺排隊等著打飯。
可供他們選擇的早餐品種有饅頭、稀飯、玉米糊、雞蛋、小菜、豆漿、牛奶,還有民族特色食品馕等。
在餐桌旁,環衛工人張貴榮一邊吃飯,一邊告訴記者,她早上7點起床,7點半開始清掃街道,吃過早飯后,要一直干到下午3點。免費早餐,既給環衛工人帶來了實惠和便利,也讓大家感受到政府的關愛。
年過半百的鄭述模見到記者,放下碗筷主動提出要說說心里話,“政府這些年對我們的關心和照顧也越來越多,我們很感動。今后要更好地干好工作。”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城區建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俊武介紹說,沙依巴克區共設立了44個免費早餐供應點,為轄區4259名早班作業的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
根據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的通知,烏魯木齊市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早餐,所需資金由市、區兩級財政分別承擔50%。
記者了解到,1日起,烏魯木齊九區一縣均已開展這項工作,早餐人均標準在3元至4元。
目前,烏魯木齊有公益性崗位環衛工人1.9萬名,每日早班上崗人數約1.2萬人。
把環衛工人“疾苦”放心頭
被譽為“城市美容師”的環衛工人盡管在街頭隨處可見,但是,他們工作的辛酸,外人往往很難體會。
環衛工人王戰林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做飯吃完,7點多趁著路上車不多就上街打掃衛生。早班要一直干到下午3點,晚班則從下午3點忙到晚7點半,“冬天,下雪就是命令,為了清掃積雪往往要干一整天。”
環衛工人們說,天再冷他們也不怕干活,因為出汗身子是暖的,如果碰上下雨、下雪沒法干活時,就慘了,只能到處找屋檐、小店鋪避一避。
多年來,烏魯木齊通過提供公益性崗位,使一批失業人員擴充到環衛工人行列,他們的勞動待遇不斷提高。不過,收入相對較低仍然讓他們感到生活壓力。同時,他們的工作也充滿危險,近年來烏魯木齊發生多起環衛工人作業時被車撞傷亡的事件。
采訪中,烏魯木齊市民郝在秀表示,環衛工人非常辛苦,早出晚歸,不管刮風還是下雪,給大家提供了干凈整潔的城市環境,理應得到政府的特別照顧。
為保證環衛工人吃得舒心、吃得滿意,烏魯木齊市各區縣本著就近、合理布局的原則,均制定了相關實施方案。
新市區市容環衛站站長史俊介紹說,新市區廣泛布點,設立了63家早餐點,針對不同片區實際情況,采用定點和配送兩種模式,在城區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組織環衛工人到定點餐廳分批就餐;對城郊片區相距較為分散的環衛工人,則由街道辦事處負責,把早餐配送到固定的辦公場所。
沙依巴克區也對各就餐點人數進行了嚴格核算,規模較大的就餐點人數最多為300人,小的僅服務20余人。
“暖心行動”貴在堅持
多數環衛工人在贊揚政府這一愛民舉措的同時,也不免擔心:免費早餐能堅持多久?
張貴榮和她的同事們表示,如果哪一天堅持不下去了,大家的心都會涼涼的。
對此,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長期實施這一舉措,同時,政府還在各就餐點派出督查人員,及時了解環衛工人就餐情況和反饋意見。
王俊武說,為確保這項工作正常開展,沙依巴克區城區建委辦公室專門下設環衛工人免費早餐辦公室,每周都會不定期對各街道(管委會)環衛工人就餐情況進行督查。
目前,這項工作除了得到學校、醫院等單位食堂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了餐飲行業等一些社會人士的贊助,有的餐廳還推出環衛工人就餐優惠20%的舉措。
談及此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校教授沈君立把這一舉措與烏魯木齊此前大幅提高公交司機待遇聯系起來,他認為,這些舉措既改善了一線普通勞動者的薪酬標準,提高了勞動待遇,同時,實質上也體現了政府提高對公眾公共服務質量的決心和努力。
沈君立認為,人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如果這項工作今后出現滑坡,飯菜質量下降,環衛工人不來吃了,就會事與愿違。這提醒政府,既然提供了免費早餐,就要想盡辦法保質保量堅持下去。